一、專書著作
1.《俄羅斯史-謎樣的國度》,臺北:三民書局,2003年10月初版一刷,2005年8月增訂二版一刷,2006年7月增訂二版二刷,2008年8月增訂二版三刷,2010年11月增訂三版一刷,2013年2月增訂三版二刷,302頁。ISBN 978-957-14-5414-6。
2.《在夾縫中生存的烏克蘭哥薩克人:從自治到歸併於俄羅斯》,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2006年8月初版,381頁。ISBN978-986-7587-97-8。
二、論文
1.〈俄國的農奴〉,《輔仁學誌:文學院之部》,第十二期,1983年6月,頁441-482。
2.〈莫斯科--第三羅馬的理念〉,收入蔣復璁等著,《慶祝校長羅總主教焯炤先生晉牧廿五年、晉鐸五十年,雙慶輪文集》(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1986年5月),頁170-184。
3.〈俄國1870年代的民粹主義運動〉,《輔仁學誌:文學院之部》,第十六期,1987年6月,頁267-298。
4.〈從「貴族解放令」與「貴族法案」來看十八世紀俄國的貴族〉,收入輔仁大學歷史系所主編,《慶祝王任光教授七秩嵩慶,中西歷史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文史哲出版社,1988年4月),頁393-432。
5.〈俄國的反猶太主義,1881-1894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二期,1990年8月,頁119-134。
6.〈普列漢諾夫從民粹主義者轉為馬克思主義者之研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四期,1992年12月,頁1-21。
7.〈清代新疆金礦的開採:清廷與俄國的交涉〉,《輔仁學誌:文學院之部》,第二十三期,1994年6月,頁155-174。
8.〈「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」對俄國在新疆商業發展的重要性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七期,1995年12月,頁99-118。
9.〈清季俄國增闢新疆貿易市場的原因〉,收入蒙藏委員會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•歷史研究所編輯,《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(臺北:蒙藏委員會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•歷史研究所,1996年5月),頁215-234。
10.〈論哥薩克人的形成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十一期,2000年6月,頁1-21。
11.〈清季俄國駐新疆領事的強勢外交〉〉,收入輔仁大學歷史系編輯,《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》(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系,2000年8月),頁155-182。
12.〈從自治到依附:赫梅利尼茨基與烏克蘭哥薩克的轉變〉,《政大歷史學報》,第十九期,2002年5月,頁407-428。
13.〈俄國國名演變之探討〉,收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編,《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》〈臺北:新莊,輔仁大學歷史學系編印,2003年6月),頁417-455。
14.〈俄羅斯屬於歐洲嗎?——三篇俄、德學者論點之介紹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十五期,2004年7月,頁315-347。
15.〈追求烏克蘭獨立抑背叛?——馬捷帕與彼得的立場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17期,2006年11月,頁139-188。
16. 〈追求烏克蘭獨立抑背叛?——從第三者的視角論馬捷帕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18期,2006年12月,頁417-465。
17.〈十八世紀哥薩克國自治權與社會的轉變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19期,2007年7月,頁221-280。
18.〈事實與虛構:歷史與文學中的戈都諾夫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22期,2009年1月,頁149-194。
19.〈彼得大帝西化改革的反對者:從宗教信仰層面探討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26期,2011年3月,頁1-31。
四、譯文
1.〈俄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歷史特性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一期,1989年7月,頁174-171。
2.〈俄國宗教的分裂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二期,1990年12月,頁167-178。
3.〈一六四九年法典—第十一章農民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三期,1991年12月,頁127-134。
4.〈俄羅斯第一年鑑——摘錄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四期,1992年12月,頁269-282。
5.〈俄國的邊疆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五期,1993年12月,頁361-393。
五、會議論文
1. 〈從「貴族解放令」與「貴族法案」來看十八世紀俄國的貴族〉,「慶祝王任光教授七秩嵩慶,中西歷史與文化研討會」,輔仁大學歷史系主辦,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,1988年4月20日。
2. 〈清季俄國增闢新疆貿易市場的原因〉,「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」,蒙藏委員會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•歷史研究所合辦,1996年4月。
3.〈清季俄國駐新疆領事的強勢外交〉〉,「七十年來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──以輔仁大學為中心」,輔仁大學歷史系主辦,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,1999年5月14-15日。
4. 〈俄國國名演變之探討〉,「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」,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,輔仁大學文開樓3A會議室,2002年5月。
5. 〈追求烏克蘭獨立抑背叛?——從第三者的視角論馬捷帕〉,「第一屆文化交流史:文化接觸的中間人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,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,2005年5月13-14日。
6. 〈十八世紀哥薩克國自治權與社會的轉變〉,「第二屆文化交流史:跨文化的互動、衝突與融合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,2006年5月19-20日。
7. 〈事實與虛構:歷史與文學中的戈都諾夫〉,「第四屆文化交流史:文化衝擊與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,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,2008年5月16-17日。
8. 〈彼得大帝西化改革的反對者:從宗教信仰層面探討〉,「第六屆文化交流史暨方豪教授百年誕辰紀念:先驅、探索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,輔仁大學野聲樓一樓谷欣廳,2010年5月14-15日。
9. 〈普立茲獎得主杜蘭蒂與1932-1933年烏克蘭大饑荒〉,「現代化、全球化與本土化及反思-中國與士界之關係學術討論會」,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主辦,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A603研究室,2014年6月23日。
六、碩、博士論文
- 〈俄國一八六一年農奴解放背景之討論〉,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,賀允宜教授指導,1982年6月。
- 〈俄國在新疆商業發展的研究(一八五一 ∼一九二○),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,賀允宜教授指導,1995年12月。
七、其他作品
1.《大美百科全書》,30冊,臺北:光復書局,1990-1991年。(負責有關俄國史部分校訂)
2.〈國內各大學歷史系所西洋史與國別史課程調查報告(85學年度)〉,「西洋史與國別史課程教學研討會」,輔仁大學歷史學系主辦,1997年4月12-13日。
3.Tierney&Painter著,袁傳偉譯,周雪舫、雷俊玲校訂,《西洋中古史》,上、下冊,臺北:五南圖書出版公司,1997年6月初版,849頁。(負責下冊)
4.〈蘇聯解體的原因與反思〉,1998年2月15日、2月22日於「寶島新聲電臺」(TNT)播出。(時間:2小時)
5.〈俄羅斯的東正教〉,1999年3月21日於「寶島新聲電臺」(TNT)播出。(時間:2小時)
6.〈烏托邦的幻滅:蘇聯的滅亡〉,收入周樑楷,《史觀與史實-談『世界文化史』》(臺北:龍騰文化事業公司編印,2003年1月初版),頁64-108。
7. 〈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的瓦解與國際新關係〉,收入王英南、周雪舫等合著,《歷史知識--行家開講世界史》(臺北:三民書局,2014年2月初版一刷),頁45-51。
八、研究計劃
1.「哥薩克人--在夾縫中生存的人群」,純智文教基金會,執行時間:2001年1-12月。
2.「世界史教學資訊網站計劃」(合作人之一),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,執行時間:2002年2-7月。
3.「俄羅斯文化史」(歷史與文化)課程改進計劃,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,執行時間:2004年2-7月,計畫編號:3923101508。
4.「馬捷帕--追求烏克蘭獨立抑背叛?」九十三學年度專題研究計畫,國家科學委員會,執行時間:2004年8月-2005年7月,計畫編號:NSC93-2411-H-030-008,B案。
5.「俄羅斯文化史」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,教育部顧問室,執行時間:2004年8月-2005年1月,計畫編號:通識其他4。
6.「俄羅斯文化史」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,教育部顧問室,執行時間:2005年2月-2005年7月,計畫編號:通識其他5。
7.「從自治到歸併俄羅斯:在夾縫中生存的烏克蘭哥薩克」,純智文教基金會,執行時間:2006年1月-2006年12月。
8.「事實與虛構:歷史與文學中戈都諾夫」,96學年度輔仁大學研究發展處學術研究計畫,執行時間:2007年8月-2008年7月,計畫編號:409631010403。
9.「97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教育課程計畫----俄羅斯文化史」,教育部顧問室,執行時間:2009年2月-2009年7月,計畫編號MOE-098-04-03-2-21-2-97262。
10. 「98學年度第1學期通識教育課程計畫----俄羅斯文化史」,教育部顧問室,執行時間:2009年8月-2010年1月,計畫編號MOE-098-04-03-2-21-2-98149。
11. 「98學年度第2學期通識教育課程計畫----俄羅斯文化史」,教育部顧問室,執行時間:2010年2月-2010年7月,計畫編號MOE-098-04-03-2-982064。
12. 「烏克蘭1932-1933年大饑荒」,純智文教基金會,執行時間:2011年3月-2011年12月。
13. 「校史室照片與于樞機記事本數位典藏」,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「于斌樞機主教天主教人才培育基金管理委員會」,執行時間:2013年8月-2016年7月,計畫編號F200106-6。
14. 「天主教教義線裝書數位典藏」,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「于斌樞機主教天主教人才培育基金管理委員會」,執行時間:2014年8月-2016年1月,計畫編號F200106-14。
15.「教會活動對江南親族關係的影響(1842-1949)」,103年度專題研究計畫,科技部,執行時間:2014年8月-2015年7月,計畫編號:MOST 103 - 2410 - H - 030 - 022。
16.「單國璽樞機主教文集整理與出版」,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「于斌樞機主教天主教人才培育基金管理委員會」,執行時間:2015年8月-2016年7月,計畫編號F200106-21。
17. 「編輯與出版:《輔仁大學校史室收藏南京教區契約文書輯選》」,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中心「于斌樞機主教天主教人才培育基金管理委員會」,執行時間:2015年8月-2016年7月,計畫編號F200106-23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