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《另一個世界:美國的新外交政策》,臺北市 : 新亞,1975年。(與柴思Chace,James合著) |
2.《試論美國內戰前改革運動》,純真出版社,1982年。 |
3.《美國通史》,幼獅,1976年。 |
4.《解惑》,益世評論,1980年。 |
|
6.《話題》,益世評論,1992年。 |
7.《美國兩百週年》,輔仁大學出版社,1996年。(與孟樹人合著) |
8.《新左派對美國歷史之解釋》,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,1996年。 |
9.《美國通史》,五南圖書,初版,1999年。 |
10.《司徒雷登調解國共衝突之理念與實踐》,稻鄉,初版,2000年。 |
11.《近代西方文明史》,五南圖書,初版,2002年。(與蔡英文、陳炯彰共同編著) |
12.《世界文明史》上,五南圖書,初版 2002年。 |
13.《世界文明史》下,五南圖書,初版,2004年。 |
14.《美國文化史》,五南,初版,2005年。 |
15.《世界文明史》下,五南圖書,二版,2006年。 |
16.《世界文明史》上,五南圖書,二版 2006年3月。 |
17.《現代思潮 : 西方文化研究之通路》,五南圖書,初版,2007年。 |
1.〈消費文化的歷史反思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19期,2007年7月,頁281-303。
|
2.〈後資本主義的文化探索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18期,2006年12月,頁517-534。 |
3.〈大眾文化的左派:文化工業與文化再生產〉,《淡江史學》,第16期,2005年6月,頁235-249。 |
4.〈現代人之生命哲學探討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2卷2期,哲學與文化月刊社,2005年2月,頁115-125。 |
5.〈戰爭的藉口與傷口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1卷4期,哲學與文化月刊社,2004年4月,頁83-96。 |
6.〈歷史中的文化課題:對西方「文化」概念的省思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30卷7期,哲學與文化月刊社,2003年7月,頁159-178。 |
7.〈輔仁大學出版社之經營〉,《出版界》,60期,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2000年11月,頁17-19。 |
8.〈臺灣現階段家庭倫理之探究——夫妻倫理〉,《哲學論集》,第29期,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1996年6月,頁137-147。 |
9.〈「羅光全書」編輯始末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,23卷9期,哲學與文化月刊社,1996年9月,頁2040-2040。 |
10.〈大學教育的理念與實踐〉,《今日生活》,第337期,臺北:今日生活雜誌社,1995年10月,頁22-24。 |
11.〈一九五0年代美國同性戀團體理念與發展之探討〉,《輔仁學誌——文學院之部》,第24期,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1995年7月,頁57-71。 |
12.〈兩性關係之新思維〉,《哲學論集》,第28期,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1995年5月,頁51-64。 |
13.〈青少年問題面面觀〉,《社會建設》,第89期,臺北:社會建設雜誌部,1995年1月,頁73-80。 |
14.〈西洋巫文化的歷史意義〉 。 |
15.〈E時代的己群關係〉,《佛山科技技術學院學報》,第88期。 |
16.〈美國史的多元化歷史解釋〉 。 |
17.〈通識教育中西洋史的理念重構〉。 |
1.〈資本主義文化的理路〉,《文化交流史:點與線的觀察與思維國際學術研討會》,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2007年5月。 |
2.〈後資本主義的文化探索〉,《文化交流史:文化接觸的中間人國際學術研討會》,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2006年5月。 |
3.〈大眾文化的左派:文化工業與文化再生產〉,《海峽兩岸哲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》,臺北:輔仁大學哲學系,2005年6月。 |
4.〈後資本主義的文化反思〉,《文化交流史:跨文化的互動、衝突與融合國際學術研討會》,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2005年5月。 |
5.〈大眾文化的歷史反思〉,《全球化問題的哲學省思學術研討會》,北京:人民大學哲學系,2003年6月。 |
6.〈由「安身立命」論神學與科學的人文關懷〉,《「自然與人文科學」全人教育研討會》,臺北:輔仁大學進修部全人教育課程中心,2004年3月。 |
7.〈現代社會倫理探討:己群關係〉,《第六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國父紀念館,2003年11月,頁341-351。 |
8.〈歷史中的文化課題:對西方「文化」概念的省思〉,《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成立四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2003年6月,頁101-142。 |
9.〈歷史變遷中的己群關係:E世代的己群關係〉,《明清學術與現代思潮學術研討會》,2001年10月。 |
10.〈仁學與兩性平反〉,《仁學與當代倫理學術研討會》,2000年10月 。 |
1.《人際關係之情結》,輔仁大學,1995年。 |
2.《人際關係之析辨》,輔仁大學,初版,1995。 |
3.《婚姻與家庭 : 夫妻圓融之道》,輔仁大學,初版,1997年。 |
4.《現代家庭中之兩性關係》,輔仁大學,初版,1999年。 |
5.《兩性關係新思維》,輔仁大學,初版,1995年。 |
6.《好男好女》八好四書之一(心靈成長系列叢書7014),高雄縣鳳山市:派色文化發行,1998年初版。 |
7.《好夫好妻》八好四書之二(心靈成長系列叢書7013),高雄縣鳳山市:派色文化發行,1998年初版。 |
8.《好來好往》八好四書之三(心靈成長系列叢書7015),高雄縣鳳山市:派色文化發行,1998年初版。 |
9.《好聚好散》八好四書之四(心靈成長系列叢書7016),高雄縣鳳山市:派色文化發行,1998年初版。 |
10.《牽手與分手》,派色發行 : 旭昇圖書總經銷,初版,1999年。 |
11.《現代家庭中之兩性關係》(輔仁大學叢書110),臺北:輔仁大學出版社,2000年初版。 |
12.《牽手與分手》(心靈成長系列叢書7022),高雄縣鳳山市:派色文化發行,1998年初版。 |
13.《女性自覺》(心靈成長系列叢書7018),高雄縣鳳山市:派色文化發行,1998年初版。 |
14.《男人的私房話》(心靈成長系列叢書7017),高雄縣鳳山市:派色文化發行,1998年初版。 |
15.《男女拍擋》,輔仁大學,初版,2000年。 |
16.《世界文化》,(五南出版公司:高職教課本)。 |
17.《世界文化》下,(建宏出版社:高中課本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