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報導:第五屆北區四校史學聯合發表會

記者劉妤韓報導

第五屆北區四校史學聯合發表會四月十九日在文華樓登場,由輔仁、東吳、淡江、文化四校共同主辦,學生以論文發表與應用史學創作同場交流,打造跨校的歷史學習與展示平台。
輔大歷史學系教授高郁雅指出,這樣的跨校合作不只為學生提供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,更讓彼此能互相學習、取經與切磋。她說,歷史系本來就是偏文科的領域,學生常常會感到迷惘,希望他們能透過應用史學找到新的表達形式,也讓作品成為畢業後的就業加分項。她強調,這次活動選用文華樓全新整修的教室(LI205、206),不只讓四校學生看見輔大校園的樣貌,更象徵歷史教學朝向多元與實作邁進。
圖片
▲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學生楊佩諭、李日翔(由左到右)
應用史學展區有輔大學生自編自導的歷史劇展—謎.性。李日翔(歷史二)表示,這場戲劇改編自《夷堅志》的北宋筆記小說,融合神祕命案、司法制度與宗教背景,劇本從寒假就開始撰寫,歷經選角、彩排與史料查證。他升上大學前原本以為歷史系只有寫報告,沒想到還可以擔任劇組的編劇,這次的體驗顛覆他對歷史的想像。
圖片
 
圖片
 
▲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學生邱佳哲、李岱穎、李沛樺(由左到右)
來自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的李岱穎、李沛樺、邱佳哲設計一款歷史桌遊「封建王圖 Feudal Dominion—中世紀歐洲大富翁」。李岱穎說,他們將中世紀歐洲社會轉化為大富翁桌遊,玩家需答對與歷史相關的問題卡才能購買地產,題材涵蓋黑死病、農民起義、麥地奇家族等元素。遊戲人物模型也由他們3D建模製作。

​李沛樺補充,他們不是設計或理工背景,3D列印對他們來說是挑戰,但也讓他們發現歷史其實可以用很不一樣的方式走進人們面前。
圖片
▲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學生的王昭妤、陳棣、陳孝東(由左到右)
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的王昭妤、陳棣、陳孝東則推出Podcast節目《菜鳥歷史學徒》。陳孝東介紹,他們以公共史學為概念,結合閱讀與時事,試圖讓歷史走出學術圈、走進生活。他們從書本出發,內化之後再連結社會議題,希望讓高中生或一般聽眾也能理解歷史的觀點。
​王昭妤提到,這個Podcast 是從讀書會延伸出來的想法,比起學術報告,他們想用聊天的方式分享知識,讓歷史變得更貼近大眾。至於節目的製作與經營,陳棣認為最難的是掌握每一集的核心與風格,不同的書、不同的主題,要用不同的語言整理出來。還要思考怎麼吸引聽眾、怎麼寫葉配內容,過程很燒腦,但也更理解歷史學到底能做什麼。
圖片
 
圖片
 
▲第一場學術論文發表
​除了應用史學作品,現場也有12位同學發表論文。文化大學史學系的宋岱容,結合自身家族經營茶業的背景,發表〈花茶千古傳承:從古老儀式到現代美味〉,深入探討茉莉花茶的歷史技術與文化脈絡,並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進行詮釋,展現學術與生活經驗的結合。
輔大歷史系教授高郁雅說,歷史系學生做論文常常覺得孤單,真的有人很認真做,但沒有被看見就很可惜。她認為,這樣的發表平台不只是展示更是鼓勵,也能讓學生從他校師生和校外專業人士的回饋中學習與修正。
她也提到雖然目前應用史學作品還沒和廠商合作,但她相信只要有人看見,就有可能成為求職時的作品集。她也笑說,老師的角色愈來愈像引路人,老師帶學生找資料、問問題,至於怎麼創意出來,年輕人真的比老師厲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