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俊玲
一、期刊論文
〈清末駐歐使節黎庶昌對西方的認識〉,《輔仁學誌》,第24期,臺北:輔仁大學文學院,1993年6月,頁85-106。
〈清末駐歐使節劉錫鴻對西方的認識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10期,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1999年6月,頁179-216。
〈從張德彝的《述奇》看十九世紀中葉的歐洲社會〉,《史學與文獻》(三),臺北:東吳大學歷史學系,2001年4月,頁207-236。
〈宗教與文化的雙重使者--理雅各〉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18期,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2006年12月,頁99-128。
二、會議論文
〈傳統與蛻變——漢民族的形成與其文化的發展〉,《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課程研討暨教材發表會》,臺北: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,2003年5月。
〈全球化下的歐洲歷史意識〉,《全球化問題的哲學省思學術研討會》,北京:人民大學哲學系,2004年6月15-17日。
〈宗教與文化的雙重使者—理雅各〉,《文化交流史:文化接觸的中間人國際學術研討會》,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2005年5月。
〈輔仁大學全人教育課程中臺灣史的課程設計與規劃〉,《技專院校鄉土教育教學研討會》,臺北:龍華科技大學,2005年6月。
〈聖神婢女傳教會與新莊輔仁大學(1963~1985)--多元化價值觀教育的建構〉,《學風與傳統學術研討會》,臺北:輔仁大學校史室,2005年12月。
〈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--聖言聖神傳教會與新莊輔仁大學〉,《人文學術的中國語境研討會學術研討會》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、輔仁大學,2006年9月。
〈聖神婢女傳教會與新莊輔仁大學的女子教育--以吳秉雅修女「女範教育」為例〉,《天主教會與臺灣教會研討會》,臺中:靜宜大學,2006年11月。
三、研究計畫
「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經典研讀會」,教育部顧問室,91學年度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—跨校研讀計畫,主持人,執行時間:2002.1~2002.12。
「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經典研讀會」,教育部顧問室,92學年度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—跨校研讀計畫,主持人,執行時間:2003.1~2003.12。
四、學位論文
〈清季首批駐英人員對歐洲的認識〉,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,1999年6月,275頁。
〈塔里蘭政治行動與原則之分析〉,輔仁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1984年6月。
五、其他
國中社會科歷史教科書(合著),西洋史部分(七上、七下、八上),臺北:翰林出版社,2002年8月。
〈拉紹爾與日耳曼政治的社會主義之興起〉,《王任光教授七秩嵩慶論文集》,臺北:文史哲出版社,1988年4月。
- 國科會88學年度研究成果獎助:〈清季首批駐英人員對歐洲的認識〉。
- 輔仁大學90學年度「教師教學績優獎」。
- 「聖神婢女傳教會與輔仁大學的女子教育」,輔大研發處專題研究,主持人,90.8-91.7。
- 「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經典研讀會」,教育部「經典著作研讀計畫」,主持人,91.1-91.12。
- 輔仁大學95學年度「教師及研究人員研究成果獎勵」。